close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綜合報導

見證台灣民種轉型的中正紀念堂,除了是大型集會遊行、民眾休閒散步外,同時也是來台旅遊的遊客抵達台北的第一站。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擁有這麼大片的面積作為紀念堂之用,姑且先不論風風火火的轉型正義話題,或者民主聖地這樣的稱謂。其實中正紀念堂由日治時期一直到中正紀念堂興建前,都是軍事重地,一般人可不能隨意靠近。

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對日戰敗,1895年於日本下關春帆樓,清廷大使李鴻章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自此揭開了日本統治台灣50年序幕。1959年6月7日,日軍正式進入台北城,除了一方面持續平定抗日活動外,也開始進駐大量兵力,其中在總督府(現總統府)週邊就派駐了大量的兵力,包括砲兵以及步兵,而最大的駐紮點就是現在的中正紀念堂這塊土地。

▼ 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內熱門的觀光休憩景點,同時也是國家級藝術演出的殿堂。(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根據網路上所找到1887年,清光緒年間地圖可以發現,中正紀念堂這塊地,位於板橋莊、龍匣口莊與城內三處之間,不過因屬於城外之地,所以在當年除了是耕作地外,也居住了一般市井小民。

▼ 1887年中正紀念堂的現地形狀與現行無二致。(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 1888年的地圖可以看到台北城內的範圍面積並不大。(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隨著日本治理力度越來越強,並且考量將實施的都市計畫,因此先拆除了西門,待要拆除其他城門時,當地仕紳與日方學者力保之下,前後僅拆除了西門(寶成門)與各門之間的城牆,其餘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北門(承恩門)與小南門(重熙門)得以保存下來,只是維持當年城門樣貌的,僅剩北門而已。至於目前還看到的景福門和重熙門則是國府來台之後重建的,並非原來的建築,至於拆除城牆後的土地,則是變成馬路,也就是老一輩口中所說的「三線道」。

▼ 由1911年日人所繪製的地圖可以發現當年台北各個城門的樣貌,只是僅存北門跟現在的樣子無異,其餘都已經有改變。而中山南路在日治時期稱為東門街。(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 靠近中正紀念堂東門(景福門)當年的樣貌(翻攝維基百科)

翻攝網路

▼ 同角度東門的現在樣貌。(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東門現在樣貌。(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為了確保總督府安全,也讓台北政經中心得以穩定,因此中正紀念堂這塊地成了日本屯兵、練兵之處。1905年日軍山砲隊是第一批進駐的部隊,隨後沒多久,緊接著步兵第一聯隊進駐。一直到光復後國府接收日產,但仍是由軍方進駐,在這塊土地上駐軍前後長達75年之久。

▼ 1914(上)與1922年(下)的地圖可以看到中正紀念堂所在地駐紮日本山砲隊以及步兵第一聯隊,成為台北軍事重地,地名則稱為「旭町」。

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1975年4月5日,一代強人蔣中正過世,為了紀念這位領導國人對日抗戰與剿匪的民族偉人,行政院決議興建中正紀念堂,地點就是當年有著陸軍總司令部、聯勤總部與憲兵司令部等單位的那一塊地,也就是由杭州南路、信義路、中山南路以及愛國東路所包圍而成的中正紀念堂現址。

▼ 1945年6月17日美軍空拍照中可以發現,中正紀念堂這塊地以及周邊有著滿滿的建築物。其中一段道路穿過中正紀念堂現地在後期稱為「上海路」,然後因中正紀念堂的興建道路轉為地下化,並更名林森南路。(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1958年現地塞入了許多國軍單位在內。(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1980年中正紀念堂空拍樣貌,當時還未有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歌劇院兩棟建築,周圍的建築物也並不密集。(翻設網路)

翻攝網路

中正紀念堂花草扶疏景觀優美,再加上附近擁有高升學率的中正國中,另有成功高中與金甌女中、開南商工等知名公私立學校,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學區,相對的房價支撐力道也很強。以中正紀念堂對面,信義路一段的20年屋齡石園新城來說,永慶房仲網成交行情顯示,最近一筆為106年1月,坪數為52.78坪,總價為4千7百萬;靠近中正國中屋齡31年的新隆社區國宅來說,為成一筆成交為106年9月,43.3坪的面積要價近3千萬元。不過隨著房市緩降的因素下,成交金額也同步下修。

▼ 中正國中是台北市熱門學區。(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 國宅新隆新城現在樣貌;之前曾傳出都更消息,不過一直未有新進度出現。(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原文網址: 現是熱門學區宅 早年卻是軍事重地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90578319183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