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廖庭毅/整理報導
近日政府課稅打房動作頻頻,像是提高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至1.5%~3.6%等政策,然而除了為了打房而調動的稅率之外,一般大眾在處理房屋稅負時,亦會碰上許多的疑難雜症,而確實清楚地繳稅,方能有效節稅並保障自身權益,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為大家解惑。
搞懂房屋稅,方能有效節稅並保障自身權益(圖/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廖庭毅/整理報導
近日政府課稅打房動作頻頻,像是提高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至1.5%~3.6%等政策,然而除了為了打房而調動的稅率之外,一般大眾在處理房屋稅負時,亦會碰上許多的疑難雜症,而確實清楚地繳稅,方能有效節稅並保障自身權益,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為大家解惑。
搞懂房屋稅,方能有效節稅並保障自身權益(圖/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曾威智/綜合報導
房仲業者統計,全台軟體園區總面積約20公頃,其中以北市南港園區廠商進駐率最高,在就業人口的帶動下,當地中古屋行情在短短一年間漲幅就高達25%;高雄軟體科技園區成立不到3年,區域房價也漲了快1倍,是最佳潛力的「科技宅」;至於台中軟體園區,當地位屬同行政區內的房價,每坪均價甚至不到10萬元,為三大軟體園區中最便宜地區。
「科技宅」夯,北市南港軟體園區中古屋行情一年間漲幅就高達25%(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好房News記者曾威智/整理報導
是買來自住、還是當作投資?多數人在買房前都會經過深思熟慮,釐清自己買房的目的為何,但也有人認為自住既然沒打算賣掉獲利,多少錢買都沒差,有網友就指出這種「自住沒差」的思維,根本是投資客想獲利了結的天大謊言,如果你現在買 1800 萬,幾年後房價掉到 1500 萬,這一來一回就差了300萬,怎麼會沒差?
自住買房沒差?網友認為這種「自住沒差」的思維,是投資客為了獲利了結編出的天大謊言(好房資料中心)
文╱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
一份國外報告指出,台灣近十年正走向均富趨勢,對照近日學者抗議高房價的新聞顯得格外諷刺。有些現實面問題無法透過數據統計如實呈現,僅以平均值論斷結果,容易蒙蔽社會貧富不均的現況,事實上,快速的M型化發展,早已點燃房市危機的引線。
都會區房價太高,導致民眾搶破頭想住進合宜住宅。(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
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買不起蛋黃區,許多民眾轉往新北蛋白區求生存。但根據國泰第一季房產數據顯示,新北市可能即將面臨房市的反轉,加上長期以來供需失衡的問題,也被專家點名要小心。但新北地區並非完全不能碰,房仲業者指出,中、永和地區因為開發早,供需已趨於均衡,有一定的支撐力道,泡沫化疑慮相對比較低。
房仲業者指出,中、永和地區供需已趨於均衡,泡沫化疑慮相對較低。(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台北報導
很多社區常有房仲業者帶客戶看屋,不時讓住戶感到困擾,因此近年開始有社區管委會收取每次數百元不等的「帶看費」,收入用來作為大樓基金,同時希望減少房仲上門頻率。國稅局提醒,這類收入應申報營業稅,一經檢舉或稽查漏稅,不僅要補稅還得受罰。
社區管委會為防止房仲打擾安寧,常有收取「帶看費」的規定。(好房資料中心)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捷運環狀線親民平價區出爐!預計106年通車的捷運環狀線,目前包括新北產業區、幸福路、橋和站及秀朗橋等4個站點房價還在「3」字頭;另,板橋站單價已來到64.5萬最高、新埔民生站房價年漲25%,居14個站點漲幅之冠。
捷運環狀線預計106年通車,幸福路、橋和站等站點房價仍在3字頭。(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林三淡」地區(林口、三峽、淡水)近年來推案量大幅上升,許多看好未來的投資客紛紛進場,相對低廉的房價也吸引了很多口袋不深的購屋族,但日前市場數據卻指出新北市的房價正在下滑,未來的增值機會也讓人質疑。房產專家張欣民分析,相較於賣壓逐漸舒緩的三峽地區,林口和淡水還有很多的餘屋未被消化,但林口因為有工作機會和交通優勢,存有一定的剛性需求,目前最令人擔心的就屬淡水地區。
房產專家張欣民分析,「林三淡」當中,目前最令人擔心的是淡水地區。(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黃慈雯/整理報導
台灣購屋痛苦指數名列世界第一已非新聞,現在更發現台灣住宅貸款總額佔GDP已高達39%,比美國在次貸風暴前的35%還高,也就是說,每出產出10元,就有3.9元要拿來付房貸,顯示出台灣已超過美國的次貸風暴臨界值,學者坦言,若政府不再想辦法抑制,下個金融風暴即將在台灣發生。
台灣住宅貸款總額站GDP已超過美國次貸風暴時的4%,政府若再不想辦法抑制,學者直言,下一個金融風暴就在台灣。(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