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有房產媒體統計,7月北台灣新案價格還在漲,除了新北市、新竹分別月跌1.7%、2.53%外,台北市新案成交均價92.34萬元,月漲幅1.4%,呈緩步上揚,認為北台灣新案房價要下修機率仍低。但有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政府打房態度應不會改變,屆時房價勢必沒有再漲空間,建議自住客要把握機會給它「狠砍」下去。
好房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有房產媒體統計,7月北台灣新案價格還在漲,除了新北市、新竹分別月跌1.7%、2.53%外,台北市新案成交均價92.34萬元,月漲幅1.4%,呈緩步上揚,認為北台灣新案房價要下修機率仍低。但有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政府打房態度應不會改變,屆時房價勢必沒有再漲空間,建議自住客要把握機會給它「狠砍」下去。
好房News賴宛玲/綜合報導
住展雜誌最新調查顯示,台北市預售屋開價,每坪92.34萬元續創新高,月漲幅1.4%,新北市則小幅下跌。專家分析,開價不等於成交價,購屋民眾還是有殺價空間。出了台北市,預售屋市場廝殺異常激烈,房產專家Sway在臉書上寫到,淡海有個建案廣告大打「一字頭房價」,附近建案最低,代表淡海新市鎮應該是玩完了。
淡海新市鎮最近買盤萎縮。(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地上權住宅一反房子屬於永久財的概念,隨著「保存期限」的來臨,房價也會跟著慢慢下跌。但黃金地段能保值的道理還是不變的,「台北花園」就靠著信義區這塊招牌來抗跌。除此之外,好地段的地上權案也是頂客族新興的投資方式,透過「前半段出租、後半段自住」的規劃,讓年老的自己也能有錢花、有房住。
好地段的地上權案不僅能抗跌,也成為頂客族新興的投資方式。(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黃慈雯/整理報導
房地產大多頭已走了10多餘年,但在政府不斷澆水滅火之下,今年下半年整體成交量正快速地萎縮中,存貨量大的建商開始挫勒等,為了銷貨想出「工程零付款」的促銷手法來拉攏買客,但房產專家Sway表示,年底即將選舉,政客的打房政見才最吸睛,建商若想保命,降價才是主流。
存貨量大的建商,為殺出一條血路,祭出「工程零付款」促銷手法吸引買氣,但Sway表示,降價才是主流。(好房News記這陳韋帆攝影)
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財政部近期針對擁有4戶房產以上的民眾寄出「房屋明細回覆單」,估計有13.8萬人、總數量高達70萬封。但這道程序似乎因急著上路而漏洞不少,包租公律師蔡志雄表示,目前各地方政府尚未明定差別稅率,加上這波調查並未納入擁有3戶房產的房東,程序並不周延也不合理。
囤房稅於今年6月通過立法院修法,財政部在本月陸續寄出輔導函,預計明年5月就會正式開徵。(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台北報導
房仲業競爭激烈,特別是在房價漲幅明顯的都會區,不只合法業者的展店密度高,非法業者也想趁機分一杯羹,使民眾房屋交易風險大增。內政部統計顯示,過去四年依法受罰的非法仲介業者以台北市89案最多,其次為新北市64案、台中市29案,與房市交易熱絡程度成正比。
都會區滿街可見房仲店,民眾應慎選合法業者,保護自身權益。(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便宜的出租物件自然也會吸引房客目光,不過,究竟為何會低於行情,可得仔細探究了。大多比較會有問題的租件,並非一眼即知道環境髒亂、房屋破舊等,而是良好的屋況環境,卻存在「隱性缺點」,這些看屋時房東沒講的話,一定得特別留意。
租在學校旁環境真好?可大錯特錯了。(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囤房稅」開徵,自住房屋大調查萬箭齊發,全台持有四戶以上房屋的多屋族首當其衝。財政部強調,收到輔導函的納稅人,須在60日內回覆,才能享有最多三戶可按1.2%最低房屋稅課稅優惠。
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買方市場態勢明顯,房價的鬆動也吸引許多買房族進場看屋選貨,但好價格並不會主動奉上,此時買方的議價功力就很重要了。包租公律師蔡志雄分享他的6個買房殺價的「四字訣」,挑選物件、看屋到議價每個環節都是關鍵。
好價格並不會主動奉上,買方的議價功力很重要。(好房資料中心)
好房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鬼月推案量創十年新高,加上選舉因素,新房市管制措施一波接著一波,未來房市獲利空間恐大減,近期主要都會區房價已反轉下跌,這時自住客就有機會進場買到物美價廉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