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加強查緝房屋現值與財產交易所得,並有逃漏稅被補罰數百萬元的案例,許多人質疑,實價課稅「悄悄」實施了?政府宣示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脫勾,難道只是「安慰人心」的說法?
台灣房地產課稅採取房、地分離課徵,房屋稅與地價稅屬於「持有稅」,土地增值稅與按照房屋價值計算的財產交易所得為「交易稅」,過去因房地實際交易資料不足,納稅義務人申報時,就以房屋現值乘以比例申報,交易獲利常因此低估。
而當實價登錄上路後,交易獲利透明化,查稅自然有脈絡可循。其實,實價課稅也不是新鮮事,早在四、五年前,市場就傳出國稅局加強查核預售屋交易的風聲,特別是高總價個案,只要曾經交易過,又沒有照實申報的,補稅幾乎是「統統有獎」。
隨著房地產市場升溫,國稅局查核範圍也從預售屋擴及到高價標的,過去,名下永遠只有一戶房子,卻頻頻買房賣樓短線操作的投機客,成為這波查稅的重點對象。
其實,對一般民眾來說,房地產交易畢竟不是常態,若是早年取得,正打算近期出脫的不動產,由於時間久遠,無從得知當年取得成本,除非有特殊狀況,不然不必太過擔心。
要特別留神的,反而是近年購買預售屋或是去年8月以後買房的民眾,在未來出售時最好問清楚申報細節。國稅局查稅聲聲急,查稅效應仍有待觀察,但可確定的是,房市每經過一次多頭,就會多一重限制,炒房、炒樓不僅難度更高、風險也更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