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台北市議會在24日通過「都市更新快速通關」及「老屋重建」方案,成為都更新的機制,其中「老屋重建」是將都更申請基地面積門檻調降為500平方公尺即具有申請資格,並給予15~20%的容積獎勵,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認為,小型基地的更新,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窳陋、釋放更多公共空間給民眾,同時兼具都市再生的效果。

張金鶚拿出攻讀麻省理工學院時的碩士論文講解都更。(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都市更新最初目的是希望大面積的重新改建,但如今小基地改建也是一種新型態都更。」張金鶚舉出20年前攻讀麻省理工學院碩士時,得知萬華柳鄉正在規劃都市更新,於是就主動參與都更行動,並訪談了當地住戶,積累了30~40卷錄音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一名老先生說的:「我要的只是一件汗衫,政府卻要讓我穿西裝。」讓張金鶚省思都市更新的真意。

不完美主義、亂中有序 也是城市特色

張金鶚拿出20年前的論文說,原本柳鄉3公頃多的都更範圍,因住戶有各種聲音與想法,將更新面積愈縮愈小。他舉出研究亞洲都市更新的書《垂直村落》,裡面6個亞洲城市都更後的景觀,不管是外觀、平面圖或銷售廣告彷彿如出一轍,城市中少了所謂「有機」的物質,難道每個城市長得一樣是大家所希望的?

他認為,多元都更、多元價值相當重要,不管是大型或中型甚至小型基地,都能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所謂亂中有序或不完美主義,只要做好都市規劃、公共空間動線,也是城市的特色。

都更需誘因多?「糖吃多了會蛀牙」

2010年8月市府推出俗稱「1坪換1坪」的「老舊中低層公寓更新專案」,要求街廓面積須超過2000平方公尺,4、5層老舊公寓也須超過3分之1,成為學者譏諷「送容積」的利多政策。

由於「老屋重建」此項新的政策,可能基地面積小或位於8米寬的小巷弄內,可取得的容積獎勵較少,恐怕開發仍缺乏誘因,張金鶚認為,容積等同鈔票,不能浮濫發放,況且「糖吃多了也會蛀牙」,因此小基地的都更,最重要就是滿足當地居民的意見,例如永春社區將機車行建物排除在外,就是符合原地住戶的想法。

NGO協商平台最快年底上路

但由於「老屋重建」或「都市更新快速通關」都是針對百分之百協議合建的案例,但都更9成以上案例多是走「權利變換」流程,此階段卻最棘手。張金鶚表示,為了避免「文林苑」事件再發生,市府將推動NGO協商平台,由評估小組會幫助住戶與建商協商,最快年底前可望上路。

原文網址: 尋找解藥 張金鶚親上火線談多元都更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9333094259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 的頭像
    steven

    青春-房仲物語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